我院研究生参加「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

发布者:伍泳尧发布时间:2022-11-17浏览次数:91

会议简介


2022年11月9、10日,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刘琼琳副教授结合《设计史和当代设计思潮》课程,带领2022级全体研究生线上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


     《设计史和当代设计思潮》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程。课程以John A.Walker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为主教材,讲授设计史的原则、一般概念、审视历史的常见问题、分析方法及特定概念等,旨在纵观设计史及其概念与方法问题的过程中,为研究生们在掌握艺术设计语汇和风格的多样性与多面性的基础上借鉴历史创造未来提供指南。



图片

图片


图1 2022级艺术设计班论坛学习合影


「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共邀请58位国内外顶尖理论家围绕“艺术与人类未来”的总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索艺术与人类的未来相关命题。设计史、设计均归属于艺术学门类,对本源学科的广度和深度的多维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加洞见和明察设计与人类的未来命题。同时,这次会议展现的探讨艺术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涵盖了《设计史和当代设计思潮》课程多个篇章及延展,是对课程极有益的深化、补充、拓展和提升。



图片


图2 2022级艺术设计班论坛学习现场



图片

图片


图3 讲座关注主题、专家数据分析表





观后感悟


  经过两天的聆听,同学们结合论坛、课程和各自研究课题,共提交了三十八份文采斐然、染神刻骨的观后感,现选取六份感想之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01


课程第二章《研究对象的界定之一:设计的概念》

Design is the conscious effort to impose meaning ful order. “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努力。”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31.

图片

陈杏怡: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以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说明“艺术创作”。我以为:“眼中之竹”是对设计内容的提取与吸收,是接纳信息过程;“胸中之竹”是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并形成感知的过程;“手中之竹”是将处理过的信息进行设计、再创造,和输出的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一句话贯穿了整个设计流程。




02

课程第六章《设计史的多样性之七:社会史的方法》

The presence of the word ‘social’ indicates a stress upon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individuals are,necessarily, social beings.“‘社会’这个词的存在,表明对社会关系的强调,并认为个人是必须从属于社会的。”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130.

图片

陈佩:中国社科院吕微研究员的《Community优先还是Society优先》是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概念“社区”的讨论,让人感受到了学者专家身上的亲切感和从容,用简单生动的草垫子和家里阅读书籍装帧这两个例子阐述了艺术是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正是自由选择才有可持续性。吕微研究员论述了社区、集体、个人的关系,提出社区只是一个实施手段,要把个人放在社区之上。




03

课程第六章《设计史的多样性之四:类型学的方法》


A treatment of problems suited to our day will constantly bear interrelations in mind.This leads to a typological ap proach. “一种时刻关注相互关系的、适应我们时代的问题处理方式。这就是类型学方法。”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116.

图片

骆颖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实世界之中“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的割裂,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困境。现代人远离自然而又逃不开自然规律的约束,人们在权力结构的束缚下,做出违背自然规律、延缓社会发展的行为。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以“扒龙舟”习俗的遗产化与可持续发展,由小见大的以“车陂龙舟”兴衰活化的民俗个案出发,展示致力于振兴粤文化,让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价值性的民俗文化得以重生的例案,来探讨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和路径。



04

课程第七章《风格化与生活方式之六:生活方式》

A lifestyle, Toffler continues, is the means by which individuals signal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particular subcults. “托夫勒继续说,生活方式是个人用特别的‘亚文化群’来表明其身份的方式。”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168.

图片

张雨欣: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从“生活机器”到“生活艺术”——当代中国生活革命的方向》中提到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概念打动了我,同时也为我们小组的研究《基于“生活世界”概念的粤语文化视觉传播策略》有一定的启发。周教授的“美好生活的未来在于生活者自身的实践性努力,在于生活艺术化。”这一理念充分说明,生活艺术化离不开人的努力。粤语作为我们使用的语言,是作为生活语言艺术而存在的。我想以周教授的演讲内容延伸到我们小组研究的内容之中,来论证粤语文化的三个特征。




05

 课程第一章《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之三:实证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involves direct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the first-hand study by sight and touch of concrete examples. “实证研究涉及直接的经验和观察,通过观看和触摸具体案例进行第一手研究。”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5.

图片

陈思仪中央美院侯晓蕾教授的卢家胡同绿色微更新项目,探讨了“生活美学”、“社区”、“个人”这三者在设计过程中的定位与关系,这不仅回应了上午场“艺术”与“人权”的讨论,还回应“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探讨了“个人”和“社区”在“非遗传承”中的价值与定位。这两个课题启发我更多对于设计活动的想法:如果“参与式设计”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是否有利于探索“个人”和“社区”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上的功能和定位。我认为“参与式设计”可以看作“人人艺术主义”的一种衍生,“非遗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单一的活化模式或许对“非遗文化”的作用不大,单靠艺术工作者的实体创作赋能“非遗文化”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情况了,在非遗文化本真性的保护上,或许对于个体匠人的保护更重要,但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上,群体的力量或许比个人要巨大。




06

 课程第三章《设计师与设计产品之四:设计的社会生产》

The dependence of the designer upon clients and consumers without whom any large-scale production would be impossible.“设计师需要依靠客户和消费者,没有他们,任何大规模的生产都是不可能的。”选自Desig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P51.

图片

朱捷:刘京晶副研究员就艺术乡建实践的总结和探讨。艺术乡建是为农民而建,农民是艺术乡建的主体。予以原住民充分的话语权,让农民参于艺术乡建的选题规划、实施方式等,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诉求。其次,考虑原住民在艺术乡建中的参与性与实现感,注重发挥原住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内生动力。次,适当在某些项目中为原住民提供有偿参与的机会,可有效缓解村庄“空心化”、劳动力外流的一种方式。总之,艺术乡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城市“微更新”的概念类似,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耐心,将长效计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形成长期的成果。




结语


  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形式、新科技形态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未来的设计如何因新型文化形式和科技形态发展而演变,粤港澳大湾区设计研究如何着眼于未来时代的诸多变化给予回应,都需要我们积极面对、深入探索。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依托学校经管学科背景,结合地缘优势,以培养创意思维、市场策划与设计执行能力为特长,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需求和智库建设,形成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凸显财经商科背景的设计专业办学特色。通过研究生们集体参加「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展现了本院研究生课程紧密结合艺术学术前沿、融入新时代课程思政、注重技术与艺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也使师生们更全面直观了解艺术学科特色、强化广财特色,助力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