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考察活动
《城市设计》课程是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2020年《城市设计》获评广东财经大学校级一流课程,2021年《城市设计》获评广东省线下一流课程。本课程由王少斌教授主持,教师团队由艺术与设计学院侯叶博士等多名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成员梯队合理。
2023年3月,《城市设计》课程结合“粤商文化遗产保护与再设计利用”的课程主题,组织20级大三环境设计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城市研学,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的“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外销画展与广东省美术馆的“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
广东博物馆和广东美术馆是广州市内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场馆之一。课程通过组织学生的实地研学,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外,充分利用广州城市丰富的文化艺术公共资源,提高教学丰富度使学生对于岭南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有切实的感受与认知,为粤商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设计积累灵感,提供切入点。
学生研学打卡
研学参观感想与收获
2020级环境设计三班 王祝森
18世纪至19世纪,广州是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省博的外销画展中,我们看到了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从广州扬帆出海,备受追捧。外销画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城市发展的样貌,对于现代的城市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三年展让我们回顾了前三年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三年的停滞阻挡不了社会的发展,但创造了在“慢板”上反思的时间,重新思考人和世界、人和人、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2020级环境设计四班
廖栩
3月8日的城市设计课程中,我们来到广东省博物馆进行课程调研,当我一眼看到博物馆的整体外观时,就觉得它的样子大气磅薄、别具一格。繁华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得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观墙壁上凹凸有致的浮雕艺术,就更加展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再进入大厅,就像走进一座华丽的金色皇宫,别出心裁的设计真让人眼前一亮啊!其中潮州木雕展厅令我印象深刻。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这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给我的感觉是:每个展厅都非常的独具匠心,让我从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了一圈归来,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这一趟没有白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非常地心满意足,愉快地满载而归。
2020级环境设计一班
陈剑柱
在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展示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艺术家的作品。这次展览主题是“化作通变”,展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意和才华,还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我最喜欢的展品是一幅名为“城市的肌理”的油画。这幅画展现了城市中的各种建筑和街道,将城市生活的繁华和多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我也很喜欢一组名为“变迁”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展现了城市和人们的变化和发展。
2020级环境设计二班
劳建霖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给我的感觉是展览动线和布展逻辑较为混乱,「通」和「变」的主题我感觉自己逛展时候没有很清晰很容易的了解到。然后太多网红去打卡拍照了,虽然说观展者与作者的共建使作品/展览更加完整,但这也是建立在“观展”或空间“交互”基础上吧,一群人挡着画作换着姿势拍照,太影响观展体验啦!然后是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品是《白云山之南》,作者通过一只宠物猴承载自己儿时对采石场的记忆,明快的颜色,有趣的构图方式。透过画作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画家的童年,十分有意思。
展览信息链接一:广东省博物馆的外销画展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此次展览是广东省博物馆近20年征集的外销画精品首次集结展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全景式解读外销画的专题展览。以外销画为“焦点”的中西方绘画艺术碰撞。展览以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以历史绘画收藏为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多家文博机构。
共展出特色外销画等精美文物140余件/套,从画艺、画技、画材三个维度的调适入手,讲述18—19世纪中外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中西方视觉艺术对话与调适的“广州时代”。省博物馆的外销画展展览中有大量的历史照片、画像以及历史文物,展示了广东粤商的商业传承和文化特色,映像了广东历史上的商业繁荣和文化传承。
展览信息链接二: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
本届广州三年展以“化作通变”为主题,王绍强(中国)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担任策展人,邀请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的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试图拉开一个于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当代观察中“应变”,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